帳號 密碼
This is an example of a HTML caption with a link.
:::

All RSS

2025-04-27 2025國際不打小孩日,「從心開始」社區防暴活動

為響應4月30日「國際不打小孩日」,竹崎鹿滿社區發展協會承辦嘉義縣社會局「建構性別暴力領航社區計畫」,今(27)日舉辦「不打小孩,從心開始」兒童繪畫比賽,吸引來自全台近300位小畫家及家長熱情參與,展現社區對兒童保護的高度重視與支持。主辦單位為繪畫比賽準備近80個獎項,竹崎社福中心安排反暴力親子宣導講座,邀約鄰近防暴社區擺攤宣導,傳遞「暴力零容忍、拒絕一切形式暴力」觀念,強化社會大眾對兒虐議題的關注。社會局長張翠瑤表示,透過繪畫活動培養兒童藝術創意,讓社會看見他們對「愛與和平」的期待,教育的核心應是尊重與陪伴。鹿滿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林乙均指出,113年起協會每年在「國際不打小孩日」前夕辦理相關活動,逐步在社區中落實零暴力家庭文化,讓每位孩子都能在安全、友善的環境中快樂成長,共同打造一個溫馨和諧的社區家園。「國際不打小孩日」起源於1988年美國反體罰組織「有效管教中心」(Center for Effective Discipline)發起的SpankOut Day,目的在鼓勵家長於每年4月30日嘗試停止體罰,以更尊重與愛的方式教育孩子。嘉義縣社會局表示,打罵雖可能帶來短期服從,但長期恐對孩子造成心理創傷與負面影響,呼籲家長改以正向教養的方式陪伴孩子成長。

2025-04-26 民雄金興村響應社區自主防災,村民齊心清溝迎汛期

嘉義縣政府今26日在民雄鄉金興村舉行「全民清溝總動員」,響應社區自主防災理念,提升社區環境安全與整潔。由金興村長何建明及社區發展協會帶領村民一同整理排水溝渠。縣長翁章梁、立法委員陳冠廷、縣議員林秀琴、黃啟豪等人親自參與,並呼籲大家一起重視排水溝的整潔情形。村長何建明定期號召民眾巡視清掃滯洪池及周邊排水溝,更攜手在地企業到滯洪池周邊種落雨松,美化公共休閒空間。金興村也積極爭取資源,以透地雷達檢測堤防安全,並將舊抽水站活化為「水之記憶文化館」,用實際行動落實社區永續經營。 村民今日合力清潔排水溝渠,也打掃排水溝周邊環境,確保汛期來臨時,排水溝有效發揮作用,降低水患的可能性。翁章梁說,隨著汛期即將到來,嘉義縣各地都開始進行清溝活動,確保強降雨發生時,排水溝跟滯洪池能迅速排水,避免淹水,希望每個鄉鎮市公所都要在近期檢查村里排水環境,由公部門與社區合作,一定可以降低淹水機率。翁章梁也說,每次來參加金興村辦的清溝活動,都能看見村民的熱情與積極,感謝村長非常有心,帶著民眾巡視與清潔環境,將環境整理得很好。何建明指出,感謝翁章梁縣長的支持,這次全民清溝總動員凝聚大家的力量,未來會繼續舉辦類似活動,提升金興村環境品質,一起打造更好的生活環境。 

2025-04-26 嘉義縣失智友善社區再+1,衛生局打造溪口鄉失智友善環境

嘉義縣衛生局今26日在溪口鄉複合式健康篩檢現場舉辦「溪手相伴 守護失智嘉園」記者會,推廣失智友善社區概念,提升民眾對失智症的認知,65歲以上民眾也在現場進行AD-8篩檢(極早期失智症篩檢量表),期望及早發現,及早介入處置。縣長翁章梁、溪口鄉長孫維聰、縣議員江志明、劉雅文、吳思蓉,大林慈濟醫院神經內科主治醫生曹汶龍等人到場號召民眾加入失智友善社區行列。衛生局說明,依據2025年統計資料,台灣失智症個案已逾35萬人,65歲以上長者佔9成,嘉義縣失智症人口目前約8939人。嘉義縣已將民雄鄉、六腳鄉、鹿草鄉及義竹鄉轉型失智友善社區,今年將溪口鄉列為推動鄉鎮,其中溪北村、溪西村、美南村、美北村為重點村落,將社區現有空間打造為失智友善環境,幫助民眾認識失智症,也推動失智整合照護服務。翁章梁分享自身照顧母親的經驗,他表示,照顧失智症患者過程充滿挑戰,隨著自己更認識失智症,才能逐漸理解母親的心境與需求。翁章梁也說,失智症越來越普遍,每個人身邊都可能出現失智患者,目前醫療技術無法完全治癒失智症,但透過早期發現與治療,可延緩病情發展。照顧者也要提升對失智症的認識與理解,只有深入了解患者,才能減少照護過程的衝突,與患者建立更溫暖、包容的相處模式。衛生局長趙紋華指出,溪口鄉成為失智友善社區後,將結合跨單位資源,招募友善志工與組織,提供失智識能提升及失智照護服務。她鼓勵65歲以上民眾進行AD8失智篩檢,如有疑問可電洽長照專線1966或向各鄉鎮市衛生所諮詢。

2025-04-26 八福公益路跑熱情開跑,為雙福基督教醫院及長照大樓籌建募款

嘉義基督教醫院今26日在嘉義縣表演藝術中心舉行「八福公益路跑」,為民雄鄉雙福基督教醫院及社福長照大樓籌建募款,嘉義縣衛生局長趙紋華率團隊力挺響應,號召民眾熱情參與,拓展嘉義縣在地醫療資源。嘉義基督教醫院112年在民雄鄉興建「雙福基督教醫院」,斥資20億元打造地上五層、地下一層的綜合醫療大樓,提供門診、住院、血液透析、復健與長照等多元服務,預計在115年完工啟用。衛生局也在路跑現場進行「大家醫計畫」宣導,透過社區醫療群合作,提供三高、多重慢性病、糖尿病、初期慢性腎臟病、3-5歲兒童、門診次數高民眾整合式全人健康照護,包含醫療諮詢、預防保健、個人化健康照護、轉診追蹤等服務,導入數位照顧模式「健保快易通/健康存摺APP」,鼓勵民眾下載App,提升個案照護品質。衛生局長趙紋華說,雙福基督教醫院落成後可增進嘉義縣整體醫療資源與人力,提供民眾可近性醫療照護,「八福公益路跑」集結社會大眾的愛心,「大家醫計畫」整合全人健康照護新模式,衛生局將持續努力,打造讓人安心的就醫環境。

2025-04-25 114年全國中等學校運動會 嘉義縣奪8金5銀11銅

114年全國中等學校運動會落幕,嘉義縣代表隊196名選手分別參加木球、卡巴迪、田徑、羽球、角力、柔道、射箭、桌球、軟式網球、游泳、跆拳道、滑輪溜冰、輕艇等賽事,最終斬獲8金5銀11銅佳績,與上屆4金8銀7銅相比,成績進步顯著,預計發放224萬獎勵金,展現體育發展的進步。傳統奪牌種類角力共得4金2銀8銅,其中高男組角力希羅式第十級東石高中莊宇僑,前幾年因體質關係需開刀手術治療,無法花太多時間練習,去年艱難獲得金牌,今年努力不懈連霸成功;永慶高中楊明傑及李銘維是梅山國中同窗校友,這次也很榮幸同時獲得金牌。過溝國中張維峻記取去年的教訓認真練習,今年參加比賽皆名列前茅,此次比賽也如願奪金。其他獎牌則為太保國中1銀2銅、朴子國中1銀、民雄農工2銅、永慶高中1銅、東石高中1銅、過溝國中1銅、梅山國中1銅。輕艇繼去年獲3銀後,民雄國中這屆更奪下2金1銀,2金牌為國女組輕艇競速200公尺及500公尺雙人C艇,皆是許崴涵、蘇珮宇聯手奪下,這也是嘉義縣輕艇在全中運的第1面金牌,在嘉義縣政府持續投入教練和設備經費下,相信明年會更厲害。木球繼續保持好成績,梅山國中奪得國女組木球球道賽團體1金,其校友永慶高中林宜秦則獲高女組木球球道賽個人銀牌,外面天氣雖相當炎熱,但選手仍發揮水準、勇奪佳績。民雄農工黃品睿獲高男組滑輪溜冰速度過樁對抗賽金牌,前年高一即獲金牌,去年卻只屈居銀牌,今年預賽排第2,幸決賽發揮實力贏得金牌,也是高中職畢業最棒的禮物。跆拳道方面,義竹國中獲1銀1銅,創該校最佳參賽紀錄;軟式網球永慶高中及大林國中皆奪1銅,相信下屆能更上一層樓。教育處指出,為鼓勵選手爭取佳績,原本金牌得主可獲6萬元獎勵金,今年將提高至8萬元,過去僅限前6名成績選手可獲得獎勵金,今年將擴大至前8名,以實質行動鼓勵選手努力精進。本屆也繼續與大林慈濟醫院高功能運動醫學中心團隊合作,在比賽會場為選手進行運動傷害與防護,保障各級運動團隊的選手。縣長翁章梁指出,參賽成績提升離不開教練團隊的辛勤指導和選手們的刻苦訓練,嘉義縣將繼續支援體育發展,培養未來的運動明星,在我們承辦的115年全中運上能再創佳績,突破新高峰。

2025-04-25 「桃太郎村櫻花祭」號召百組公益家庭 體驗親子共遊的感動時光

為打造兼具文化、教育與公益意義的親子活動,嘉義縣文化觀光局攜手南良集團、小森活共同舉辦「2025桃太郎村櫻花祭」,將於4月26日、27日於民雄日式招待所文創園區溫馨登場。文觀局表示,今年特別擴大公益參與,邀請上百位來自育幼院、經濟弱勢與特殊境遇家庭的親子免費參與活動,讓春日的祝福延伸至更多角落,陪伴孩子們留下難忘的童話記憶。活動以「妖怪偷走櫻花」的原創童話劇情為背景,透過沉浸式體驗帶領家長與孩子走入奇幻世界。設計六大親子互動遊戲關卡,包含故事劇場、親子競技、創意飛盤挑戰等,讓孩子在冒險中展現自信,也讓家長重新找回與孩子攜手合作的快樂。為讓公益家庭能安心參與,主辦單位設置友善空間與輔具支援,讓每一位孩子都能平等參與、盡情玩樂。文觀局強調,文化觀光的價值不僅在於推廣地方之美,更在於擁抱每一個家庭、傳遞溫暖與希望。除了精彩闖關活動,「桃太郎元氣糧倉」主題美食區也推出多款童趣造型餐點,讓親子在遊戲之餘一同品味快樂時光。「櫻花慶典心願祭」則邀請孩子寫下心願,與家長一起在櫻花樹下共享純真祈願的片刻,讓愛與希望在花開的季節悄悄萌芽。現場同步舉辦「春日親子市集」,結合在地職人手作、親子互動體驗及特色小物販售,創造多元共融的休憩空間。無論是公益家庭還是一般遊客,都能在活動中感受到嘉義民雄獨有的人情味與節慶魅力。文觀局長徐佩鈴表示,「桃太郎村櫻花祭」不只是單一活動,而是一場關於愛與陪伴的春日旅程,藉由文化觀光與公益串聯,讓地方活動更具社會責任,傳遞「幸福旅遊、全民共享」的理念。文觀局感謝民雄鄉公所與在地社區熱情支持,凝聚地方資源與社群力量,共同打造屬於民雄的春季觀光亮點,誠摯邀請全國家庭一同參與「桃太郎村櫻花祭」,用笑容與陪伴,為孩子寫下一段最真摯的春日童話。

2025-04-25 連續九年參賽,中埔國小蟬聯全國公民行動方案競賽國小組特優

嘉義縣中埔國小參加「第14屆全國公民行動方案競賽」再傳捷報獲國小組特優佳績。該校已連續九年參加這項全國性的競賽,透過競賽培養孩子們主動關懷社區、勇於表達理念、團隊合作與解決問題的能力。九年來共計斬獲7次特優、2次優等的佳績。為了表揚學生的優異表現,由教育處督學林耿平代表翁章梁縣長及李美華處長前往學校張貼賀榜以示祝賀。教育處長李美華表示,公民行動方案競賽是參考美國公民教育中心的「Project Citizen」課程,鼓勵學生從自身生活環境出發,透過發掘議題、深入研究、擬定策略、實踐行動四大步驟,發展具體可行的公民行動方案,培育未來社會參與的種子。中埔國小校長林俊良分享,參與競賽的「微笑小隊」,以「中埔也微笑」為主題,6個月以來跟著主任吳素香指導,聚焦於學校周邊社區的交通議題,提出「以中埔鄉公所為中心,增設U-Bike站點」的具體行動方案。孩子們從擬定行動策略、設計問卷、錄製影片上傳到縣長及鄉長的臉書,並透過拜訪鄉公所建設課課長、鄉長,打電話給U-Bike公司表達訴求後,見證社區內兩個U-Bike站點的設置,最終看到社區學子們騎著U-Bike在道路中馳騁的身影,無疑是他們努力與堅持的成果。教育處表示,期待透過公民行動方案推動的歷程,可以讓孩子們理解「要建立我們所想要的世界,就必須從自身開始行動!」,也期待更多學子能在學校素養導向與公民參與的課程及活動中,成為關懷家鄉、參與公共事務的小小行動家。

2025-04-25 嘉義企業回饋地方,全國消防公益壘球賽事火熱開賽!

嘉義縣消防局與寶格建設股份有限公司、春輝產業股份有限公司4月25日、26日舉辦全國消防慢速壘球賽,今於嘉義縣棒壘球園區舉辦開球記者會,縣長翁章梁、副議長陳怡岳、寶格建設股份有限公司暨春輝產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呂武錦、董事長夫人張明珠等人共襄盛舉。東石高中棒球隊球員戰舞隊呼揭開序曲,隨後由翁章梁開球,Spark思鉑客舞團壓軸出場,由前LamiGirls、Fubon Angels,再轉戰味全龍擔任啦啦隊總教練,高人氣的Amis(艾蜜絲)領隊熱舞,為活動帶來另一波熱潮。支持此次賽事的寶格建設和春輝公司不只深耕地方也投入公益,寶格建設從事建築產業,為渴望好宅的人們打造最佳資產;春輝產業公司創立於1981年,主要研發製造辦公家具,品質控管嚴格外銷至全世界。賽事分別在嘉義縣棒壘球園區及和興國小舉行,共17個縣市、16支來自全國各地消防人員隊伍參加,本次鳳凰盃為歷屆最多球隊參與,最北來自宜蘭、最南屏東。為更加有職業氛圍,在金仁寶育樂(股)公司董事長鄭至耿支持下,特聘富邦悍將及桃園領航猿的御用DJ,Mars Liu劉俊直老師到場播報賽事。開球儀式翁縣長擔任打擊手、消防局長蔡建安投球、副局長沈廷衡擔任捕手,當縣長擊出時,朴子國小學子跑到1壘、東石國中學生跑到2壘、東石高中選手跑到3壘,最後則由呂武錦董事長跑到本壘與縣長擊掌,象徵經驗的傳承,棒棒安打、嘉家平安。翁章梁頒贈感謝狀給呂武錦董事長、東石高中、東石國中、朴子國小等支持活動的各界人士,並表示此次舉辦全國消防的慢速壘球賽事,對於推廣棒壘球運動,甚至是引領運動風氣有很大的正面影響。

2025-04-25 嘉義縣改良種芒果低溫災害現金救助及低利貸款,即日起至5/8受理申請

農業部公告嘉義縣為1-2月低溫改良種芒果之農業天然災害現金救助及低利貸款地區,並自4月25日起至5月8日工作日期間受理農民申請。 救助相關規定:一、救助對象應為實際從事農作生產之自然人,且無農業天然災害救助辦法(以下簡稱本辦法)第5條第2項所定情事。二、救助地區及項目:嘉義縣之改良種芒果。三、救助額度:每公頃10萬元。四、辦理救助項目損害率達20%以上者,依該救助項目之救助額度予以救助;未達20%者不予救助。五、改良種芒果於同曆年,救助以1次為限。 低利貸款相關規定:救助對象應為實際從事農作生產之自然人,且無本辦法第5條第6項所定情事。改良種芒果於同曆年,救助以一次為限。本次辦理農業天然災害低利貸款項目、額度及期限如附表;貸款利率依中華郵政二年期定期儲金機動利率減0.305%機動計息(目前為年息1.415%)。本貸款由貸款經辦機構依規定自行出資辦理,計畫編號「114-01,類別:H」。申借本貸款之農民,應在辦理期限內,依實際受損情況,向鄉(鎮、市、區)公所申請核發「農業天然災害受災證明書」,並於該證明書核發之次日起15日內,檢附該證明書及「農業天然災害低利貸款申請暨計畫書」,向貸款經辦機構提出申請。貸款經辦機構應審酌農民實際受災情形及復建、復耕需要,覈實貸放。 嘉義縣政府農業處表示,個案如因天災或其他不應歸責於己之事由(如交通中斷或通訊中斷等),致未能於受理期限內提出申請者,得於原因消滅後10日內,依行政程序法第50條規定向鄉(鎮、市、區)公所申請回復原狀,由公所覈實認定後,逕予受理。 申請現金救助應檢附下列文件向受災地公所申請:一、國民身分證及存款簿。二、申請人為土地所有權人者,應檢附土地所有權證明文件或種稻及轉(契)作、休耕申報書農民收執聯。但基層公所得以地政資訊查詢系統查詢者,免予檢附。三、申請人非土地所有權人者,應檢附土地合法使用證明文件。但申請人曾於最近一年內(含本年度)以申請土地參與農業部公告之農業政策,並經農業部相關系統登錄有案者,免予檢附。四、前揭土地合法使用證明文件,指下列文件之一:(一)委託經營契約書或租賃契約書或土地使用同意書。(二)種稻及轉(契)作、休耕申報書農民收執聯。(三)基層公所會同公產管理機關辦理現地會勘及審查初審通過增劃編原住民保留地之文件,或公產機關同意配合提供增劃編原住民保留地之公函,或行政院核定增劃編原住民保留地之公函等合法使用土地之證明文件。(四)實際耕作者從事農業生產工作認定作業要點第5點第3款所定從農工作證明。(五)其他土地合法使用證明文件。五、基層公所認有必要時,得指定申請人檢附其他文件。

2025-04-25 地方商業力整合再升級,六腳商圈正式成立

嘉義縣政府積極推動商圈組織成立,六腳鄉公所舉辦「六腳商圈成立大會暨第一屆第一次會員大會」,正式宣布六腳商圈成立,成為本縣第17個正式立案的商圈組織,為六腳鄉打造具組織力的觀光商圈邁出重要一步。嘉義縣長翁章梁表示,六腳鄉擁有豐富的觀光資源與文化底蘊,週邊景點有蒜頭糖廠、故宮南院、蒜鰲自行車道等,再加上嘉義科學園區的進駐,皆是六腳發展商圈的絕佳條件,期待能凝聚在地業者力量,帶動六腳鄉繁榮發展。經濟發展處長李雅萍說,六腳商圈今年2月啟動籌備,縣府即展開協助與輔導,地方店家對於組織化經營凝聚共識也展現團結執行力,成立大會上也完成理監事選舉,更顯示在地店家有積極的行動力,後續發展指日可待。經發處指出,六腳商圈於今年3月核准籌備,希望在發展六腳商圈的觀光計畫上,能更具有組織規劃,結合會員店家的力量,帶動六腳鄉繁榮發展,在縣府積極輔導下對內部產生凝聚力,共同對外爭取資源、行銷推廣,在觀光旅遊版圖中寫下嶄新篇章。

2025-04-27 美感做為幼兒情緒學習的橋樑:2025幼兒美感教育國際論壇暨大師工作坊

教育部為落實第三期美感教育中長程計畫之核心理念:「美感即生活:從幼啟蒙,扎根生活,在地國際,永續實踐」,委請國立臺南大學辦理「幼兒園美感教育扎根計畫」,並於114年4月26日至27日於國立臺南大學舉辦「2025幼兒美感教育國際論壇暨大師工作坊」。本次論壇呼應教育部甫頒布的「社會情緒學習中長程計畫」,以「美感教育做為幼兒社會情緒學習的橋樑」為題,邀請3位享譽國際的幼兒教育專家,透過大師工作坊、專題講座及圓桌論壇,分享各自的實務經驗與研究成果。4月26日首先登場的是由澳洲格里菲斯大學(Griffith University)的Dr. Julie Dunn所帶領的大師工作坊,帶領參與師生透過一系列戲劇活動的體驗,理解戲劇扮演的運作方式,同時探討戲劇教育在社會情緒學習上的應用,以協助設計有助於幼兒社會情緒發展學習體驗的課程。Dr. Julie Dunn也將於專題講座中分享一系列實用範例、介紹有效教學策略,引導教師設計戲劇扮演與美感教育活動。來自美國伊利諾大學厄巴納香檳分校(University of Illinois Urbana-Champaign)的 Dr. Stephanie Sanders-Smith引用了美國教育家杜威的觀點,認為真正的全人教育應該重新思考教與學的方式,使師生的社會、情緒與認知發展融入日常生活,以「藝術的一百種語言─支持孩子的溝通表達與民主合作」為題,深入探討師生如何透過行為與藝術的多元語言,在自由而有秩序的對話中,發展溝通與社會情緒技能。另外,來自香港教育大學的譚寶芝博士,於4月27日圓桌論壇擔任與談人,以國立嘉大實小附幼「日日上演的扮家家」及南投縣炎峰國小附幼「惦草鞋墩打潮鞋」兩個在地的幼兒美感案例,從東西方不同的觀點,共同探討美感教育作為幼兒社會情緒學習的方法,以拓展與會者更多元的視角,為幼兒美感教育的未來帶來更多可能性。除了上述國內外的經驗分享外,本次論壇特別安排參與「2024教育部美感教育教師國際參訪」的傅麗珍園長等4位教師,以「西班牙文藝之美的啟發與融合運用」為題,從西班牙美感生活出發,分享如何透過與藝術作品的對話,發展幼兒的美感經驗;同時也以巴塞隆納Escola Auditori幼兒園的經驗,展現兼具美感與學習價值的幼兒教育空間,探討建築美學與藝術文化在幼兒園空間規劃上的應用。教育部表示,本次國際論壇及大師工作坊不僅展現了美感教育豐碩成果,更期待透過國際對話,激盪出許多理論與實務上的火花,在各自的教學場域以美感教育促進幼兒的社會情緒發展。更多論壇相關資訊,敬請參閱美感教育資源整合平臺(https://aew.moe.edu.tw/)。

2025-04-27 深耕原民文化 國教署持續推動學校原住民族社團

為推廣原民文化,教育部國教署持續推動「高級中等以下學校原住民族社團計畫」,補助各校輔導學生成立原住民族社團,打造體驗式教學與學習環境,透過辦理原住民族語學習、訓練及演說、原民傳統樂舞與藝術學習等活動,讓原民文化持續在校園中深耕茁壯。113學年度共補助202校、補助經費約1,000萬元。國立屏北高中成立「古藝薪傳社」,多年來致力於傳承與發揚古謠傳唱,多次在校內外競賽及演出中,展現亮眼成果,並曾於2023「活力.E起舞動」全國原住民族青少年及兒童母語歌謠暨歌舞劇競賽中,榮獲大專暨高中職組冠軍,於隔年受邀至國父紀念館進行成果公演。社團在王福生老師指導下,透過傳統樂舞與藝術學習,拓展學生視野,增強對自身族群歷史與文化的認識,以及加強原住民身分認同。學生在社團活動中不僅強化族語能力,也學會自我管理與團隊精神,期許未來能回到部落或社群,在祭儀中展現青年世代的參與和傳承能力。花蓮縣三棧國小成立布拉旦兒童歡樂園社團,結合原住民籍教師專長,發展歌舞、木琴、合唱等各項特色才藝,希望藉由了解自己的文化,增進學生的族群認同,發展學校特色提供了許多不同舞臺讓學生表現,設計「畫我家鄉」課程,加強低年級在學習中用五感為主軸,透過自然觀察及主題探究,進行創作,並透過課程注入美學的素養。國教署表示,臺灣有著多采多姿的原住民文化,將持續投入預算,支持各校推動包括原民文化在內的各類文化,營造校園友善多元的學習環境。

2025-04-26 推動「課中學習扶助」 多元教學策略激發學習潛能

為提高學習低成就學生學習成效,教育部國教署推動「課中學習扶助」,鼓勵學校妥善運用增置人力,在上課時間將有學習扶助需求的學生抽離上課,教師依科技化評量報告分析學生學習弱點,運用多元教學策略,提高學生學習動機,聚焦學習核心能力,以提升學生的基本學力。113學年度共計有34所國中小學參與,受輔學生人數達1,378人。臺北市大理高中(國中部)的課中學習扶助班,透過修正學習扶助教材入段考題及課程之比例,並加強學生英語口說及聽力部分,使教師能更瞭解學生學習狀態。採單班兩組編班方式,扶助班透過領域會議由任課師長確認原班教材簡化及減量,並搭配扶助課程建立學生學習架構,鼓勵學生聚焦核心能力解析,讓個案學生皆能在學習上完整被關注,大大提升學習成效。彰化縣立大城國中參與課中學習扶助的學生共 32 人,其中 31 人在成長測驗中展現進步,進步率高達 97%,顯示學習扶助可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成效。課中透過分組學習、情境教學等方式,提升學生理解力與學習興趣,此外,進度規劃也保留彈性,以利教師針對學生學習狀況適時調整。雖少數學生對於課程仍感覺具挑戰性,但透過持續學習與教師指導,大多數學生的學習動機已逐步提升,對學習的投入度也較以往更為積極。雲林縣立石榴國中參與學習扶助計畫後,學生學力顯著提升,成長測驗進步率達 83%。學生學習態度逐步積極,能主動仿寫、自主解題並樂於學習。教師依測驗數據未通過之指標,教材選用學習扶助科技化平臺,輔以均一平臺與校內版本,課堂則採彈性分組與小老師制度,強化共學能力,另運用 Padlet 教學,引導學生發現問題,透過討論與實作檢視學習成效,教師即時找出學習盲點,並獎勵正向行為,提升學習動力。國教署表示,將持續推動課中學習扶助增置代理教師計畫,期望學校能結合課中增置代理教師計畫資源,安排適切的學習扶助課程,激發學生學習潛能,讓學生從學習中看見自己的進步,不放棄學習,提升學習成就及信心。

2025-04-25 教育部舉辦高級中等學校課程諮詢教師召集人專業知能回流研習

教育部於日前舉辦「高級中等學校課程諮詢教師召集人專業知能回流研習」,為使培訓課程諮詢教師召集人了解「學習歷程檔案-課程學習成果呈現指南」、「學習歷程檔案─課程學習成果呈現指南(專業群科)」內涵及應用方式,藉由公版簡報,將指南重點摘錄,以協助校內課程諮詢教師及高一學生能充份認識該本工具書,於製作學習歷程檔案時有所助益。「學習歷程-課程學習成果呈現指南」及「學習歷程-課程學習成果呈現指南(專業群科)」,係由教育部分別委託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系林國明教授及國立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林祐聖副教授,經過50至100場審議討論,邀請大學、高中教師及學生對話,形成共識性的意見。指南內容包含「備審資料審查原則」(三重:重視學生基本素養所展現的核心能力、重視學生在校內的學習活動、重視資料真實性及學生自主準備;二不:不是學系所列的所有項次都要具備、不是以量取勝)及「製作課程學習成果六大指引」(知道展現素養能力、作品需有摘要、交代作品的脈絡、凸顯個人的獨特性、作品需有真實性和作品要有重點,經過整理後再上傳;技專的部分亦強調申請科系的連結),期透過實際案例介紹,提供建議方向而不是模版,不是要指導學生做出完美的、或大學、技專教授期待的作品,而是協助學生如何真實的完成1份屬於自己,具獨特性的課程學習成果,做出展現個人素養能力的學習歷程檔案。課程諮詢教師在各校任務,主要在於協助學生對應升學需求進行選課輔導,本次發放指南予113學年度的高一學生,作為升學準備之重要資源,期待透過課程諮詢教師的協助,每位高一學生皆能善用此工具書,順利完成自己專屬的課程學習成果。.「學習歷程—課程學習成果呈現指南」網址:https://www.108epo.com/results-detail.php?Key=36.「學習歷程—課程學習成果呈現指南(專業群科)」網址:https://www.techadmi.edu.tw/savefile.php?fid=135或 https://www.techadmi.edu.tw/

2025-04-25 2025年馬來西亞臺灣高等教育展,持續推動臺馬人才培育合作

教育部國際及兩岸教育司李毓娟司長於114年4月24日率國內63所大專校院赴馬來西亞參加「2025年馬來西亞臺灣高等教育展」,向馬國各界推廣臺灣蓬勃發展的高等教育及優質學習環境,鼓勵馬國學生赴臺升學。   「馬來西亞臺灣高等教育展」今年邁入第17屆,由馬來西亞留臺校友會聯合總會統籌,我方由教育部委請海外聯合招生委員會(設於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擔任各大學校院窗口,本次計有63所大學校院參展,包括22所科技大學及41所一般大學,巡迴馬國6個城市舉辦,自4月21日起至5月9日分別於永平、巴生、吉隆坡、雙溪大年、亞庇及美里辦理。李司長於4月24日出席吉隆坡場次教育展開幕典禮,致詞時特別感謝馬來西亞留臺聯總、各地同學會、校友會、馬來西亞各華團、海外聯合招生委員會及臺灣各大學校院等所有工作同仁的努力,長期推廣臺灣高等教育不遺餘力、與各校密切合作推動交流並積極輔導青年學子赴臺升學,造就眾多人才。李司長表示臺灣高等教育品質優良,兼具多元文化深厚底蘊及尖端科技優勢,研究能量高,依據2024年IMD世界競爭力年報,臺灣在 67 個受評比國家中排名第8,足見臺灣高等教育、國際競爭力與教學水準在全球名列前茅;另一方面,臺灣進步安定、人民富庶、社會繁榮、加上學費合理,所以世界各國學生嚮往到臺灣學華語及修讀學位,到臺灣留學的學生持續增加。臺灣跟馬來西亞的交流長遠且密切,不僅語言、文化風土相近,加上臺馬雙邊學歷互認,期待有更多馬來西亞學生留學臺灣、實現夢想。本次高等教育展各校展出豐富多樣的課程資訊、解答學生各項詢問,現場熱鬧溫馨,交流熱烈,預估總參觀人數將超過萬人。臺灣作為馬來西亞的最佳教育夥伴,與馬來西亞享有共同教育及價值觀。李司長亦藉此行拜會馬來西亞華社研究中心,瞭解華人歷史與文化知識的保存、赴馬來西亞華校董事聯合會總會(董總)交流人才培育合作,並與馬來西亞留臺校友會聯合總會、馬來西亞臺灣教育文化協會座談,就臺馬教育合作及推廣留學臺灣策略交換意見,盼能持續透過各種平臺,包括學校、研究機構及民間文教團體等,深化臺馬間研究合作與教育交流。

2025-04-25 協助適性入學 114學年度高中免試入學變更就學區4月25日開始申請

為協助學生就近入學,教育部國教署提供因搬家遷徙、在國中階段跨區就學、學生就讀或畢業國中學籍所在就學區,未設置可供學生適性選擇的高中群科別或產業特殊需求類科等特殊因素學生申請變更就學區,以利適性選擇高中就讀。「114學年度高級中等學校免試入學變更就學區」申請時間自114年4月25日至5月2日止,應屆畢業生須上網填寫申請表,並檢附相關證明文件,向就讀國中申請;非應屆畢業生、具同等學力資格或就讀海外設立的臺灣學校及大陸地區臺商學校學生,則須填寫申請表、檢附相關證明文件,逕向所欲變更的就學區免試入學委員會申請,申請結果將於5月19日前以書面通知。國教署說明,學生申請變更就學區經審查通過,免試入學報名方式即轉變為個別報名,變更後的就學區內各高級中等學校招生對象、名額、報名辦法、比序項目等資訊,及志願選填、報名、錄取公告、報到等重要日程,請學生務必多加留意,以免權益受損。相關資訊可至各就學區免試入學委員會網站查詢,或下載簡章參閱,亦可至「國中畢業生適性入學宣導網站」(https://shs.k12ea.gov.tw/site/adapt-k12ea)連結至各直轄市、縣市12年國教網查詢,紙本簡章並已同步發售。國教署提醒,每位學生在選填志願時務必考量生涯發展紀錄手冊及生涯發展規劃書,參酌免試入學志願模擬選填時,學校所給予的輔導建議,與導師及家長共同討論,選擇適宜的學校就讀,並依照後續放榜(7月8日)及報到日程(7月10日)辦理相關事宜,即早做好高中入學準備,順利銜接高中學校生活。

2025-04-24 114年全國中等學校運動會圓滿閉幕 115年相約嘉義縣見

114年全國中等學校運動會(下稱114年全中運)今(24)日下午在臺南十鼓文創園區舉行閉幕典禮,由教育部體育署房瑞文副署長宣布114年全中運落幕,並將會旗從臺南市葉澤山副市長手中,交接給下屆主辦的嘉義縣政府劉培東副縣長。閉幕典禮中播放114年全中運籌備過程及賽事的精彩紀錄,房瑞文副署長特別感謝黃偉哲市長自113年7月起領導執委會7部41組全體工作人員及協助各競賽場地的學校、志工們竭盡全力籌備,並於賽會期間不餘遺力完善每個工作環節,讓來自全國中等學校運動員在114年全中運創造輝煌佳績,本屆賽事也獲得參賽選手、教練及裁判一致好評,此外,也感謝眾多企業與在地廟宇對114年全中運的贊助及支援,體育署會持續精進全中運,並提供多元輔助措施,以強化我國中等學校競技運動實力,期盼能培育更多優秀的運動員,為國家的體育事業注入新的動力。臺南市政府葉澤山副市長表示,全中運是國內運動員萌芽的起點,也是邁向國際運動生涯的開端,臺南市睽違22年承辦全中運,除了展現出有別以往的臺南意象,也藉此營造榮耀舞台讓各縣市好手們較量切磋,精進實力,在此勉勵選手持續在往後的競賽中努力不懈,並追求卓越表現。臺南市不僅是古都,更逐漸邁向運動城市,除推動競技運動外,更積極強化全民運動,如古都馬拉松及曾文馬拉松,在在都體現出臺南市推動各項賽事的熱情,此外,在硬體設施部分,臺南市也積極爭取前瞻計畫經費,興整建市內體育設施,如永大溜冰場、市立田徑場等,提供賽事使用之餘,賽後也開放提供民眾使用,讓體育設施兼具競技及全民運動使用。典禮尾聲,大會會旗緩緩降下,由房瑞文副署長將全中運會旗交接給下屆主辦單位嘉義縣政府劉培東副縣長,象徵傳承全中運的精采、卓越與輝煌。嘉義縣安排培育街舞團隊,以Locking、Hip Hop,以兩種風格穿插演出,首曲音樂隆重營造賽會順利圓滿的氛圍,第二首音樂以輕鬆明快、充滿能量的歌曲銜接,象徵嘉義縣已蓄勢待發接辦115年全中運,最後由充滿青春與朝氣的舞曲「Let’s 阿里」作為壓軸曲目,充分展現嘉義縣的活力形象與未來願景,並邀請全國中等學校運動員相約明年嘉義縣見。最後房瑞文副署長與葉澤山副市長共同熄滅聖火,象徵著114年全中運在臺南市圓滿落幕,為本次大會的精神「榮耀的起點」劃下完美的句點。

2025-04-24 全國運動設施第2次現況調查結果公布 全民運動設施大幅成長 運動環境更友善

教育部體育署今(24)日公布最新公有運動場館設施現況調查結果,全國運動場館增長有成,4年內新增73座場館與1,058處設施。其中在全民運動休閒類的設施數量成長幅度最大,顯見近年來中央偕同地方政府共同推動全民運動有成,運動休閒更受到國民的重視。全國公有運動場館自108年進行第1次全國運動設施現況調查以來,至今已過4年。體育署透過前瞻基礎建設計畫項下「營造優質友善運動場館設施計畫」及「充實全民運動環境計畫」2項計畫,持續補助各地方政府興(整)建運動設施,總計約400案。為掌握全國各地運動設施現況,並提供民眾最新運動場館資訊,自112年10月起至113年10月辦理全國22縣市公有運動場館設施現況調查工作,調查內容包括基本資料、附屬設施、無障礙、性別友善及親子附屬設施等設置情形。根據調查,全國22個縣市的運動場館總數達1,336座,較108年的1,263座增加73座。其中,場館增加數前三名縣市分別為臺中市(增加21座)、桃園市(增加20座)及新北市(增加12座)。此外,既有運動設施總數多達3,255處,相較108年大幅增加1,058處,增幅達48.16%,在各級政府積極推動下,全國運動環境持續優化,場館與設施數量均有顯著增長。另外,全國運動場館數量前五名的縣市分別為新北市197座(14.75%)、臺中市175座(13.10%)、臺北市142座(10.63%)、桃園市130座(9.73%)及彰化縣95座(7.11%)。在各類運動設施中,設置數量最多的前三項分別為籃球場館837處(25.71%)、多功能舞蹈運動教室268處(8.23%)及羽球場館236處(7.25%)。值得一提的是「多功能舞蹈運動教室」的設置數量由108年第7名(79處)上升至第2名(268處),增長率高達239.24%,已超越游泳池(108年為第2名)及網球場館(108年為第3名),羽球場館建置數量排名亦上升1名,排至前三名之列,增長率達59.46%,顯示該類運動人口及設施需求持續增加。為提供友善運動環境,體育署於執行各項公共建設計畫過程中,已將無障礙、性別及親子友善設施列為補助重點,於本次調查中各地公有運動場館的無障礙設施在政策支持下呈現增加趨勢,增長率均達3成以上。其中,共有483座場館設置無障礙汽車停車格,較108年(307座)增加176座,增長率達57.33%,至於無障礙機踏車停車格則由96座提升至185座,增長率幅度最高,達92.71%,而無障礙坡道亦從411座增加為547座,增長率為33.09%,無障礙升降設備189座,增長率為46.51%;另全國設有無障礙廁所之運動場館佔比已超過3成,達35.23%(計689座),以及無障礙淋浴間亦略微提升至195座,設置比率達14.6%。此外,在性別友善與親子設施方面亦有顯著進展。全國設有性別友善廁所之運動場館為182座(全國場館佔比達13.62%),親子廁所則為233座,較108年調查增加90座,增長率達62.94%,有顯著增長情形;另性別友善及親子淋浴間設置數量,因多數設置於游泳池場域,故設置比率僅微幅提升,以及婦幼停車格因納入法定要求,故增加至216座,增長率達47.95%。根據上述調查結果,無障礙、性別及親子友善設施設置數量已同步提升,充分展現場館規劃者對身心障礙族群、家庭使用者及性別友善空間之重視,使整體運動環境更貼近特需族群運動需求。體育署表示,依據運動賽事辦理功能分類,各級運動設施數量亦有顯著成長。觀賞競技型(A級)設施主要用於舉辦國內外賽事,全國共計90處,較108年增加25處(增長率38.46%),訓練及教學型(B級)設施則為265處,增加43處,微幅成長約2成,而休閒與推廣型(C級)設施為全民運動推廣之基礎建設,經調查全國共計2,900處,較108年調查結果大幅增加990處,增長幅度高達51.83%。運動場館設施分級分類有助於不同族群依需求選擇合適場地,此調查結果也凸顯各級政府4年期間投資大量預算支持,有助於全民運動推展。體育署強調,為進一步提升全國運動設施品質,未來運動部成立後將持續輔導並補助各直轄市及縣(市)政府優化及設置各類型運動場館,並強化特殊族群、運動陪伴者所需附屬空間,同時關注新興運動發展,朝向小型、社區化及多點式方式建置多元運動設施,並提升場館可近性及普及性,以鼓勵民眾參與運動,促進國民健康,提升全民運動風氣,透過運動壯大臺灣。

2025-04-24 第七屆青少年諮詢會委員培力及傳承活動登場! 攜手深化學生公共參與

為促進青少年參與教育公共事務,教育部國教署於今(24)日舉辦「第7屆青少年諮詢會委員培力及傳承活動」,來自各地的第6屆與第7屆委員及顧問齊聚一堂,透過課程與經驗交流,共同為推動學生參與教育公共事務持續努力。本次活動旨在促進青少年諮詢會前後屆委員的交流,並協助新任委員更快上任。除了說明本會的運作方式與各組室業務內容外,也特別邀請顧問進行議事規則知能講解,以幫助新任委員熟悉未來的會議流程與參與方式,活動中也請第6屆委員分享任期間如何提案、收集資料等實務經驗,讓新加入的第7屆委員學習如何表意及持續推動學生關注的議題。國教署說明,自108年成立青少年諮詢會以來,該會已成為學生實踐民主素養與公共參與的平臺。歷屆委員針對學生在校生活與教育政策提出的建言,如推動生理用品補助、增設身心調適假、檢視學校午餐外食規範等,均已逐步落實,顯見青少年意見受到重視。國教署表示,透過此次培力與傳承活動,前後屆委員在交流中激盪出更多元的觀點,不僅促進經驗傳遞,更為後續一年打下基礎,期許第7屆委員能延續歷屆精神,持續為學生發聲與行動,提出具建設性的意見,共同為打造更友善的學習環境而努力。

2025-04-24 精進僑生專班學校辦學 國教署辦理「3+4僑生產學攜手合作專班」教學與生活輔導觀摩座談會

為提升「3+4僑生產學攜手合作專班」之教學品質與學生生活輔導成效,教育部國教署於4月24日,在高雄市中山高級工商職業學校辦理「3+4僑生產學攜手合作專班」教學與生活輔導觀摩及座談會,由教育部林主任秘書伯樵主持,參加單位有僑務委員會、臺北市、新北市、桃園市、臺中市及高雄市政府教育局及目前已辦理或核114學年度辦理「3+4僑生產學攜手合作專班」之學校計33校共同參與,以精進僑生專班學校辦學,強化教學品質與管理。國教署表示,依據「高級中等學校建教合作實施及建教生權益保障法」每年會同地方勞工單位,對學校及與建教合作機構「全面」辦理建教合作考核,以瞭解學校辦理僑生專班實際辦學情形。除定期考核外,國教署也相當重視僑生的華語文能力提升。為強化僑生華語文能力,已請學校確實配合僑委會之輔導,開辦華語文課程,依學生程度進行分班授課;同時持續辦理華語文相關活動,藉此提升僑生學習興趣,並鼓勵其參加華語文能力測驗。另請學校持續提升僑生生活安全管理知能及各式安全教育、反詐騙等相關措施,並落實合作機構依規定安排學生接受職業技能訓練。國教署說明,113學年度就27所辦理僑生專班之學校採無預警查察,發現多所學校用心照顧僑生,如東吳工家針對僑生學習需要及語言差異,依僑委會華語教材,彙整編製「聽讀寫能力」「閱讀能力_圖檔」及「閱讀能力_生字」補充教材。為增進僑生生活適應,安排在地響導、小天使、春節師生聯歡等活動;育德工家學校輔導室安排認輔制度,提供僑生生活輔導及協助,並且積極籌募校外資源善盡生活照顧;樹德家商亦根據僑生語言差異,重新編製上課教材,舉辦僑生華語文競賽,包括字音字形、硬筆字及華語朗讀等競賽,藉以提高華語文學習風氣。中山工商歷年於建教考核即屢獲優等殊榮。該校校長李昱平表示,學校自85學年度經輔導承辦第一屆僑生專班,迄今已培育超過3,500名僑生,學校為僑生量身打造全方位一條龍的教學輔導,採文化融合與學習安全、發展教材教法、推動適性教學、規劃多元評量、實施補救教學、強化華語教學、開設多元體驗課程、輔導取得證照和科大升學對接,促進東南亞產業人力交流並挹注國內產業基礎人才,利己利他。國教署強調,將持續與僑委會共同精進僑生專班學校辦學,強化教學品質與管理,請學校各領域、群科之教學研究會,得因應僑生授課需要,辦理相關教師增能研習、利用教師社群共備、研議適合僑生多元教學模式,或發展適性協助策略等配套措施,協助僑生學習,並提醒師長多多關懷及體諒離鄉背井的僑生其生活及學習適應情形。透過本次觀摩及座談會對於辦理學校有所引領作用,以保障僑生在臺順利學習及實習。